树霙

✌😄✌

列靖 追随(二)

02

        列战英跟着萧景琰也有十多年了,具体十几年,却连列战英自己也记不太清,但他记得赤焰一案,他跟着七皇子殿下一起熬过了那个血红血红的寒冬。

        那年他刚刚成为萧景琰的副将,也和众多亲兵一样,远远地看着他的殿下明明稚嫩但已透出坚毅耿直的身形,如同一棵已经抽芽,马上就可挺拔直指苍天的白杨。

        但是这棵白杨,却在他本应该享受阳光雨露尽情成长的时候,意外地遭受了巨大的暴风雪,而且这场雪,一下就是十三年。

        列战英只是一介府兵,他没有资格看到他的殿下如何在朝堂之上百官之前和当今天子针锋相对,渺小却有力,但他亲眼见证靖王是怎样在冰天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执拗地一下不肯低头。当时列战英确实年幼,对这些权利征逐之事全无概念,但在金陵的满城风雨中,他也知道,一代贤王,一代名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陨落了,而原本那个备受宠爱的七皇子,也一下子成了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不多时日便奉旨出京,从此之后十三年,形如流放,受尽漂泊之苦。

       怎么只是去了一趟东海,回来之后就全变了呢?

       后来跟着靖王殿下走南闯北,一路征伐,年岁渐长心智渐熟,也慢慢明白了一些事情,他不再因为靖王军功赫赫却赏不副实而激愤难平,也不再因为各处官员刻意的打压和难掩的轻蔑而怒不可遏,他和他的殿下一样,学会了忍耐。

       有时夜半不眠之时,他也会看着主帐中仍未熄灭的灯火,和帐里人一起睁大了眼睛捱到天明。

       列战英明白,很多将士也明白,然而军中也有人不像他们那样有一身正气和一腔赤血,跟着靖王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军人不怕沙场拼杀出生入死,但有功无碌,劳苦漂泊,有家不能回,有屈无处诉,时间一长有几个人还能持守得住?于是渐渐开始有人抱怨,甚至脱离,士兵们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淘沙滤金般,最后留下来的都是赤胆忠心誓死追随,心中正义不愿磨灭的人。

        当然有人怂恿过列战英。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靖王,别人是忠心耿耿意志坚定,但列战英从不觉得自己是这样,因为他从不曾有过离开的想法,也就从不曾给过自己别的选择,自然也没有机会验证自己的忠心,他只是极其自然,不费半点力气,就像每天都要吃饭那样顺理成章地,就做了决定,甚至他自己都不觉得那是一个决定。

        在这些糟心的事情都还未发生之前,大家面临的还只有战场。打仗难免受伤,何况那时列战英年纪尚轻。伤口看上去狰狞,处理后也无大碍,然后他和一众伤员就看到靖王殿下亲自过来,一个一个探查询问。那时靖王刚刚亲自带兵不久,自己也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身上的将帅之风却隐隐愈发,渐渐不可遮挡。列战英记得很清楚,殿下当时身上也带着伤,但他看着他的士兵们大大小小的伤口,似乎比他自己受伤还要痛。萧景琰走到身边时,列战英规规矩矩行礼,却被对方一把拖住,那是他第一次离他的殿下这样近,鼓足了勇气抬头看,于是他清清楚楚看见了殿下眼里的担忧和愧疚,那么清澈无杂,是旁人绝对装不出来的那种。靖王就这样看着他,默默叹了口气,用很低沉的语调说:“你还这么年轻,却要这般受苦,实在是委屈了。”

       就那一眼,列战英就心甘情愿把自己连人带心全卖给了萧景琰,从此不论天涯海角,起伏跌宕,他也半点多余念头也无。

       再后来,列战英武功越来越好,经验越来越足,兵法一道也越来越通,成了靖王的副将,一步之遥,贴身近卫,终于不再只是远远观望。

       征战四方从来艰难万分,何况是被百般打压?物资紧缺时列战英和萧景琰睡过同一张榻,盖过同一张棉被,在北境的风雪中挤在一起商讨军情,粮食匮乏时为对方省下一点干粮,靖王作战从来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列战英便一直抢在他身边,互相挡箭,将背后留给对方,无后顾之忧地迎上面前刀光剑影。萧景琰开始唤他“战英”,开始与他相熟相知,那时的萧景琰与列战英,名分上下,实如兄弟。

         列战英参加过每一场萧景琰打过的仗,去过每一个他走过的地方,知道他身上有多少条伤痕,哪些是刀伤,哪些是剑伤,花了多长时间养好,哪些还会隐隐作痛。

         他是唯一一个,真真切切,陪着萧景琰走过那艰难而空白的十三年的人。

         在后来金陵的风云变幻中,看着萧景琰和他身边并肩而立的白衣客卿时,这是列战英唯一一件引以为傲的事。

评论(6)

热度(6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